索引号: 610326000413/2022-03540 发布机构: 眉县农业农村局
生成日期: 2022-06-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眉县农业农村局对县政协第十届一次会议第3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2-06-06 09:11:29 浏览次数:

类   别:A

签发人:黄文哲


云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的提案》(第3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的提案”,对促进农业农村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局高度重视,将按照有关政策,加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配套设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县按照“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整治”思路,突出点面结合,围绕“点上有突破、面上有提升”这一目标,城区全面建立街长制制度,农村以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资源、强化措施、统筹发展,村庄环境实现干净整洁有序,群众环境卫生观念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眉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关中示范样板县建设成效凸显。

一是城区全面推行街长制制度。县上制定并印发了《眉县推行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总街长由县委书记、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担任,一级街长由县级领导担任,二级街长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各路段网格员由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县交管大队等单位负责。在城区4街24路建立领导牵头包抓,部门推进,网格员落实的街长制市容环境治理体系。通过一街一长的设立,落实日常管理责任到人,着力解决城区市容环境脏乱差、市政道路破损、绿化缺株断档、车辆乱停乱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城区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市容环境日常监管全覆盖,构建责任落实到位、市容监管得力、问题处置迅速、全民参与治理的工作格局,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优美环境。

二是不断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制定并印发了《眉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讲评管理办法》《眉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五大长效机制》,指导各镇(街)、村做好辖区内村庄、主干道路沿线规划编制,常态化开展“六堆”、乱搭乱建、占道经营、乱贴乱画、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整治,做好主干道路日常保洁、绿篱修剪、杂草清除及游园、背街小巷、河渠沟塘等环境整治工作,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屋、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转运设备、污水处理设施、路灯、游园广场健身器材、绿篱护栏等基础设施管护工作,群众生活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三是强化氛围营造。通过村村通喇叭、宣传车、横幅、张贴标语等方式方法,加强群众对城乡环境意识的宣传,不断提高群众对环境卫生与健康知识的知晓率,逐步养成自觉的健康卫生习惯。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成为农村环境卫生的维护主体和农村垃圾的治理主体。通过宣传教育、政策激励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革除陋习,养成文明习惯,积极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农村充分发挥村“两委”作用,党员干部带头,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村庄环境卫生保洁自治制度。每月以户为单位开展一次环境卫生评比活动,评比结果在环境卫生评比栏予以公布,并作为“流动红旗”“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的重要依据,逐步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引导群众自觉参与,营造全面,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是强化督导考核。强化督导考核工作制度和人居环境整治积分讲评管理办法,坚持每季度进行一次评比排名,对排在后两位的镇街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对工作推进不力,任务落实不到位的予以电视台表态发言,并限期整改到位,对工作力度大,标准高的镇街给予资金奖补。

下一步,持续提升全县城乡人居环境面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以城区街长制和“八清一改”为重点,突出背街小巷、沟渠河塘、村庄周边等盲点死角和国道、省道、村庄主干道路等交通沿线,深化长效管理机制,督促村组落实好村庄清扫保洁、门前四自一包、党员干部包抓路段等制度,加强基础设施管护,加大宣传动员和教育引导力度,充分动员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彻底改变生活习惯,使我县的卫生文明再上新台阶。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以后多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我县环境整治提升。


眉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