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10326000416/2023-00182 发布机构: 眉县文化和旅游局
生成日期: 2023-02-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非遗过大年|非遗项目展演(三)

发布时间: 2023-02-01 10:15:44 浏览次数:


“眉县剪纸”源于逢年过节时美好祈愿的表达,是眉县农村民间节庆活动最盛行的传统美术表现形式之一,是节庆风俗习惯的表现。

“眉县剪纸”第四代传承人王宁继承并弘扬了眉县剪纸的精髓——大神剪法,他抛开了样图的束缚,增添了作品的动感和质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真切感悟,是眉县剪纸进一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眉县剪纸”作品主要以宗教、民俗典故、故事场景等大幅人物场景组合为主,寓意深刻,内涵丰厚,展现了当地古老传统文化的精髓。

2012 年12月,该项目被确立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武家堡芯子社火

眉县横渠镇“武家堡芯子社火”起源于清朝初期,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举人武士魁(武家堡人)科场落选回乡后,开始创办社火会。每逢大型节庆之日,便邀请好友武士风等身着彩装,成双成对地骑马游戏,以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后来有文人为其取名“耍对马”,这就是武家堡芯子社火的雏形。

武家堡芯子社火具有阵容庞大、惊险奇绝、形式灵活、引人入胜、传统与现代演艺完美融合的特点。有高、低芯子社火之分,构思精妙、表现技艺精湛,注重人物形象和表演阵式。体现了当地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向往!

2017年 4月,该项目被确立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秦林膏制作技艺

“秦林膏制作技艺”是眉县横渠镇豆氏家族在继承古代民间单方、验方的基础上,通过祖辈几代人的深入研究与大胆尝试,总结研制出的一种用中草药治疗烧、烫伤的民间药膏的制作方法。

豆建全是“秦林膏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秦林膏”制作技艺严谨,有五个重要环节: 一是把持配量,二是下药次序,三是掌握火候,四是熬炼时间,五是观色定夺。

熬制“秦林膏”,需用银筷、铜锅及可调火力大小的炉灶等。分备料、下药、加辅料和大中小火熬制等环节,过程缜密细致,时间火候把握有度。

“秦林膏”的独到之处在于可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配方,具有止痛、消炎、促生新皮、治愈迅速、不留疤痕等特效,获得了国家专利,注册了“秦林”牌商标。

2017 年4月,该项目被确立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太白山七药文化

“太白山七药文化”始于清代晚期,成熟于20世纪40年代,根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地区,通过历代民间草医们的师传口授,代代相传,在民间已有二、三百年的传承历史。

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进一步完善总结,形成了《太白本草》《中医学求真》《外台秘药方探秘》等书籍及著述,丰富了七药文化的内涵,促进了七药理论逐渐走向成熟。

太白山七药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七因七法”和”四梁八柱”等医学理论体系,对促进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14年 12月,该项目被确立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