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10300-11610326016009640U/2020-00034 | |
发布机构: 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2020-06-17 |
名 称: 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县“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 |
有 效 性:有效 | 文 号: 眉政办发〔2020〕26号 |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对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帮助农民脱贫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优势,推动我县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托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充分发挥网络、数据、技术和知识等要素作用,建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推进县域内优质农产品产销顺畅衔接、优质优价,带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助力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二、工作目标
持续发挥政府与眉县电子商务协会组织牵头作用,建立眉县本土电商产品信息大数据库,联合企业发展电商产品供应服务链,帮扶小微电商从业者成长,提升眉县电商整体服务品质。
力争到2021年底,建成占地2000㎡西北农产品网红直播基地,培育本土优秀网络主播100个,开展品牌电商直播培训12次,培训人次不少于1000人次;培育农产品产业化运营主体20家,各类电商企业达到600家,电商经营户达到6000户;农产品24小时县内配送,全县农产品日发货能力达到40万件、年农产品快递收发总量达到3500万件。新增各类冷库300座,总量达到5000座,总储藏能力达到32万吨,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总额14亿元以上,其中猕猴桃单品销售额达到12亿元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培育农产品产业化运营主体
1.做强农产品产业化运营主体。县农业农村局要充分发挥县域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以齐峰果业、老牛面粉、秦宝牧业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以金桥果业、秦旺果业等1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以第五村猕猴桃等3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微小电商为基础,以眉县电商协会为纽带,整合行业内资源,做大做强县级农产品产业化运营主体,作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主力军。
2.建立完善科学的利益联结机制。县农业农村局要精心指导和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大力开展订单生产,果园托管等模式,将广大果农镶嵌在产业链上,同时探索和建立果农参股分红等多重利益分配机制,助力农民增收。推广“联合体+村组”合作共建发展模式。联合体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为基础,大力推行“联合体+村组”发展模式,积极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合作经营,开展贫困户及种植户果园托管,形成“联合体收入为50%利润、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为10%利润+注资分红、农户收入为农产品成本价+40%利润”的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即联合体、村组、农户三者利润分配比例为5:1:4,让村组、农户都能分享到不同环节的红利。实施财政支农产业扶持资金折股量化改革,在不改变支农资金用途的前提下,以支农资金投入项目所形成资产股权量化为载体,调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积极性,拓宽缺劳力、缺技术和丧失劳动能力等农村贫困人口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推动各类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主体与农民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3.建设西北农产品直播网红基地。由县供销联社负责,猕猴桃园区配合,依托国家级(眉县)猕猴桃批发市场与国家级龙头企业——陕西齐峰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西北农产品直播网红基地,发展网络直播电商产业,孵化本土带货网红主播,培训本土电商从业者,优化眉县电商发展环境,带动全县电商产业快速发展。
(二)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链
1.提升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猕猴桃园区管委会、县供销联社、各镇街配合,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程项目实施,通过品种选育、集约化育苗、标准化栽培,提升改造田间设施,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建成国内一流的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完善提升县、镇、村三级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设施,整合各类项目,支持建设区域性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项目2个,镇(街)村田头仓储冷链物流设施8个,村级仓储保鲜设施20个,提高仓储冷链物流能力,建设现代化分选包装车间,加快眉县猕猴桃精深加工园区建设,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猕猴桃加工基地;通过建设完善国家级(眉县)猕猴桃批发市场、眉县互联网产业园、眉县明润农产品物流园、眉县猕猴桃快递物流分包中心等,建成国内一流的农产品仓储物流基地,切实提升生产加工和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水平。
2.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供销联社、各镇街配合,进一步加强3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猕猴桃)标准化基地建设,以规模化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市场化手段,推行“组织一体化、生产订单化、技术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全程化”的五化管理措施,由农民合作社组织开展猕猴桃供销服务、家庭农场组织开展土地流转服务,由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签订猕猴桃生产订单,由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依托自身稳定的销售渠道(果品直批市场、电子商务、外贸出口等)开展多元化、集约化销售,采取统一供种、统一生产、统一技术、统一服务、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产加销”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建成协同高效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
(三)建立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服务体系
1.提升农产品电商服务功能。一是提升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职能。县供销联社要整合各方资源,解决电商发展理念、创业孵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问题,开展网销产品的品牌体系建设,支持网销产品商标注册、品牌打造等工作,开展网销产品包装设计与视频拍摄、代运营、分销体系建设等服务,指导企业创建自有品牌,积极推动“两品一标”农产品网络营销;二是整合“四通一达”及邮政的镇(街)村物流快递资源。由县供销联社负责,建设眉县物流分拨中心,成立眉县物流快递公司,与各大物流快递签订代投代收协议,合理规划县内物流仓储点、物流线路,实现提速降费。三是拓展镇、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功能。由县供销联社牵头,县农业农村局配合,支持镇村服务站在原有代购代销、快递代收代发等功能基础上,引入家政服务、扶贫帮困、小额信贷、产销信息对接等服务,增强其市场化运营能力。整合当地专业合作社和农户资源,抱团发展,共同进行地域品牌注册、打造、提升。
2.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一是加强国家级基地建设。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各镇街配合,要进一步加强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国家级生产基地建设和管理,逐步完善质量安全标准化、投入品控制、安全追溯等管理体系建设,形成完善的县、镇、村、企四级猕猴桃生产管理体系,生产高质量产品,确保品牌声誉;二是大力开展品牌宣传。县农业农村局要创新形式举办第九届中国·陕西(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每年参加国内外大型农业展会及营销推介会10次以上,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三是全面实施品牌战略规划。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猕猴桃园区管委会、县文旅局配合,按照“眉县猕猴桃-中国猕猴桃标志性品牌”的战略定位和“眉县招牌、陕西名片、国家品牌”的发展目标,创意眉县猕猴桃品牌形象和“眉县猕猴桃 酸甜刚刚好”的传播口号,形成营销模式、管理机制等品牌发展战略。
3.加强农产品网络营销。支持企业积极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网上眉县猕猴桃销售活动。由县供销联社牵头,依托电子商务协会,带动全县电商企业和微商,运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农产品垂直营销平台等社交电商营销手段,开展网销产品线上销售。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开设眉县网销产品直营店、社区店,发展社区电商分销渠道,不断提升“眉县猕猴桃”公用品牌影响力,扩大企业子品牌知名度。
(四)构建有效的支撑保障体系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设严格高效的农产品监测及监管机构,持续发挥全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镇(街)及大型企业、合作社检测室的作用;县农业农村局要健全完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在2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合作社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和追溯二维码“二合一”制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各环节、各关键点进行信息收集记录并实现逆向查询,建立起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的猕猴桃质量安全全过程可追溯体系;县市场监管局要建立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和“黑名单”制度,制定并实施猕猴桃产品可追溯制度,实现生产、加工、流通全程可监控、风险可评估、事件可处置。
2.建立农产品产业链标准体系。加快有机认证和SC(生产许可)认证步伐,推进网销产品标准化。县农业农村局要支持企业加大种植环节水肥一体化、大型农机具、网络可视化等设备投入力度,持续巩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成果。支持县内企业围绕网销产品流通标准化、品牌化和质量品控,开展有机食品、SC等资质认证。县市场监管局要依托宝鸡市农产品检测中心、眉县猕猴桃质量追溯平台,提高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应用化水平。制定《眉县猕猴桃分级标准》《眉县猕猴桃电商销售包装标准》,支持流通企业购置自动化分级分拣、包装设备,为优质网货供应链提供基础支撑。
3.建设县级优质农产品大数据平台。县供销联社要高点规划,精心设计,编制《眉县农业信息化三年行动方案》;建立眉县电商产品信息数据库,依托县政府与县电子商务协会建立本土动态化电商产品信息数据库,涵盖本土各类产品,保证产品后端供应链完整,满足眉县电商从业企业、个人产品需求,同时保证高品质、优服务产品供给;猕猴桃园区管委会要常态化运行陕西(眉县)猕猴桃大数据示范中心,积极开展猕猴桃产业信息发布、价格指导、数据分析和电子交易等业务,建设辐射全国的猕猴桃大数据中心,不断强化互(物)联网、空间遥感、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率先在眉县猕猴桃产业的示范应用,实现全产业链大数据应用和服务,创出以信息化引领猕猴桃产业数字化、智慧化和科技化发展的新路径,着力打造中国猕猴桃产业信息传播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电子交易中心,为果农作务销售、政府科学决策、产业提质增效、拓展扶贫渠道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数据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8个镇街及县农业农村、商务和工业信息化、供销联社、市场监管、猕猴桃园区管委会、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全面协调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文哲担任。同时,建立领导小组联席、调度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议定工作推进措施,确保“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县财政在每年给予电子商务发展资金支持的基础上,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工作中做出贡献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商企业等给予奖励。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要建立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项目库,推进项目整合、资金整合,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建立财政投入引导、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主动投入、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同时对电商企业等在用地、信贷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对税收方面给予减免,对水、电、网络费用给予优惠保障“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工作顺利开展。
(三)强化电商队伍培训。实施互联网人才振兴计划,通过专业培训、政策扶持,广泛吸纳县内外营销人才加入,培养一批职业电商营销人员队伍,支持鼓励他们走向全国,开拓新的市场。通过县级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引进互联网销售高端人才,推动全县“互联网+”农产品销售迈向更高发展水平。拓展电商产品类目,加强外地产品的引进;开发适合网销的猕猴桃深加工产品,培育电商产品产业链和新型电商主体;加大政策扶持,招引外地电商企业来我县投资兴业。
眉县人民政府网站版权所有:眉县人民政府 主办: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07010879-3号 陕公安网备61032602000121号网站标识码:6103260004
地址:眉县平阳街146号邮编:7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