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眉县文化和旅游局
对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5-06-18 09:45:00

类  别:B类

眉文旅函〔2025〕30号

签发人:于建洲

薛建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域化、多元化宣传推介眉县文旅资源和产业的提案》(第13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县文旅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您的提案精准指出了当前我县文旅宣传推广工作的痛点,提出的整合全域资源、创新宣传形式、细分市场需求等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现将近两年眉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回复如下:

一、近两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资源整合,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近两年,我局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着力打破景区、部门、产业之间的壁垒,推动文旅资源与农业、工业、红色文化等深度融合。

1.产业融合方面:联合县农业农村局推出“猕猴桃采摘体验游”,打造齐峰果业、眉县猕猴桃产业园等农业观光点,将猕猴桃种植、加工过程转化为旅游体验项目,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农产品销售增长15%。与县商信局合作,挖掘纺织工业园、太白酒厂等工业旅游资源,推出“工业研学之旅”,让游客近距离感受眉县制造业的魅力。

2.文化融合方面:深入挖掘张载关学文化、扶眉战役红色文化、太白山道教文化等资源,建成张载祠文化产业园一期工程,提升扶眉战役纪念馆展陈水平,推出“关学文化体验”“红色研学之旅”等产品,年接待研学团队80余批次。

3.全域线路规划方面:初步设计了“一日游”“两日游”线路框架,串联太白山、红河谷、张载祠、扶眉战役纪念馆等核心景区,以及猕猴桃采摘园、温泉酒店、特色餐饮街区等配套节点,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旅游网站等渠道发布,累计阅读量超20万次。

(二)创新宣传形式,提升眉县文旅知名度

我局积极顺应新媒体传播趋势,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推广工作。

1.短视频宣传矩阵建设:在抖音、微信等平台注册“眉县文旅”官方账号,近两年累计发布短视频200余条,内容涵盖景区风光、特色美食、民俗活动等。其中,以太白山春日花海为主题的短视频播放量超500万次,带动春季游客量同比增长25%;“眉县特色美食合集”视频获赞超10万次,推动西府贡面、如意蘸水面等小吃知名度显著提升。

2.与旅游博主合作:邀请30余位粉丝量超10万的旅游博主、美食博主来眉县体验拍摄,通过“达人探店”“旅行vlog”等形式,借助其粉丝流量扩大宣传覆盖面。例如,抖音博主“旅行小丸子”发布的眉县温泉度假视频,播放量达800万次,直接带动汤峪温泉酒店预订量增长30%。

3.线下宣传渠道拓展:在西安、宝鸡等周边城市的高铁站、汽车站、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投放眉县文旅宣传海报200余块,播放宣传视频1000余小时。与携程、美团等OTA平台合作,将眉县旅游产品纳入平台推荐列表,嵌入宣传视频和行程攻略,2024年通过平台预订眉县旅游产品的游客占比达35%。

(三)聚焦细分市场,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针对不同客群需求,我局积极开发差异化旅游产品。

1.亲子旅游:在汤峪温泉景区增设亲子水上乐园,推出“小战士换装体验”等红色研学活动,联合酒店打造亲子主题客房,提供儿童营养餐食,2024年暑期亲子游游客量同比增长40%。

2.老年旅游:优化渭河沿岸景观步道,完善张载祠、太白山等景区的无障碍设施,推出“关学文化+慢生活”老年旅游线路,包含文化参观、休闲漫步、养生餐饮等内容,吸引周边城市老年游客组团前来。

3.研学旅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在猕猴桃科研基地设立研学实践点,开发“猕猴桃种植智慧”研学课程,配套学生宿舍和食堂,近两年接待研学学生5000余人次。

二、存在问题

(一)全域资源整合深度不足

尽管已开展初步的资源整合工作,但各景区、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尚未充分发挥。部分景区仍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宣传推广缺乏统一规划和整体形象设计,导致游客对眉县文旅的整体认知较为分散。例如,太白山、红河谷等景区虽然同属生态旅游资源,但宣传内容和风格差异较大,未能形成“大太白山旅游区”的品牌合力。此外,农业、工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层次较浅,缺乏具有核心吸引力的复合型产品。

(二)宣传形式创新力度不够

目前的宣传手段仍以短视频、海报、平台合作等常规方式为主,缺乏具有突破性和感染力的创意内容。例如,提案中提到的“以游客身份拍摄‘来眉县了,吃了**,玩了**,逛了**’等沉浸式宣传片”尚未有效落地,现有短视频内容多为景区风光展示,互动性和代入感不足。同时,在利用VR/AR、直播带货、元宇宙等新技术、新形式开展宣传方面进展缓慢,未能充分满足年轻游客对个性化、沉浸式体验的需求。

(三)特色人群服务精准度不高

虽然已针对亲子、老年、等人群开发了相应产品,但细分市场的深度挖掘不够。例如,亲子游产品主要集中在温泉和红色研学,缺乏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差异化设计;老年游线路中,对无障碍设施的宣传和服务保障不够突出,导致部分老年游客对出行便利性存在顾虑;研学游课程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有待提升,与学校课程体系的衔接不够紧密,难以满足师生的深层次学习需求。此外,针对聚会游、战友游等小众群体的产品开发几乎空白,未能充分满足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四)部门协作与保障机制不完善

文旅宣传推广工作涉及文旅、农业、工业、交通、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但目前尚未建立高效的跨部门协作机制,在资源整合、活动策划、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沟通协调不畅的问题。例如,制作全域旅游宣传片需要调用各部门掌握的产业、文化等素材,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工作平台和流程,素材收集耗时较长,影响制作进度。同时,宣传推广资金投入相对有限,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制约了宣传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三、下一步打算

(一)深化全域资源整合,打造统一品牌形象

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牵头成立“眉县文旅宣传推广工作专班”,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文旅、农业农村、商信、交通、教育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推进全域文旅资源整合、宣传方案制定、产品线路设计等工作。2025年年初,已联合各部门开展“眉县文旅资源普查”,建立全县文旅资源数据库,为精准宣传和产品开发提供支撑。

制作全域旅游宣传片和攻略:积极谋划拍摄制作眉县“一日游”“两日游”“深度游”官方视频宣传片,以游客视角设计“吃住行玩”全流程体验,突出温泉酒店、特色餐饮、工业农业观光等元素,采用灵活幽默的叙事风格,增强代入感和吸引力。同时,制作图文版行程攻略,通过微信公众号、旅游平台等渠道免费发放,引导游客“按图索骥”打卡眉县。

塑造“眉县全域旅游”品牌形象:提炼“山水眉县・文化名城・产业新都”的品牌口号,统一设计品牌视觉标识,应用于宣传物料、景区标识、旅游商品等载体。开展“眉县文旅品牌形象推广年”活动,通过举办品牌发布会、参加旅游展会等形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创新宣传形式,构建多元化传播体系

实施“短视频创意提升工程”:2025年,邀请专业影视制作团队和网红达人,围绕四季主题、特色人群、产业亮点等,创作30部精品短视频。例如,春季聚焦太白山花海和张子一条街民俗体验,夏季突出红河谷避暑和猕猴桃采摘,秋季展现田园风光和丰收节庆,冬季主打温泉度假和民俗年味。同时,开展“眉县文旅短视频创作大赛”,鼓励市民和游客参与创作,形成“全民宣传”的热潮。

加强与头部平台和达人合作:加大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的广告投放力度,利用“眉县四季游”“暑期行”等热门话题标签,提升内容曝光量。与粉丝量超百万的旅游博主、影视明星合作,邀请其担任“眉县文旅推荐官”,拍摄高质量宣传短片和旅行纪录片,借助其影响力扩大传播范围。

(三)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优化旅游产品供给

亲子游:2025年,在汤峪温泉亲子水上乐园增设儿童职业体验区,推出“小小科学家”“非遗小传人”等主题活动;与幼儿园、小学合作,开发“亲子研学课程包”,包含自然探索、红色教育、手工制作等内容,实现 “游中学、学中游”。

老年游:完善景区和交通沿线的无障碍设施标识系统,制作“老年友好型旅游指南”,详细标注无障碍景点、医疗服务点、慢餐饮品店等信息;推出“银发族专属线路”,增加中医理疗、戏曲欣赏、书法绘画等养生文化元素,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老年旅游意外险,消除老年游客的后顾之忧。

研学游:联合教育部门,将猕猴桃种植、关学文化、工业制造等内容纳入中小学课外实践课程体系,开发 “眉县特色研学教材”;在猕猴桃科研基地、太白酒厂等场所建设标准化研学教室和实训基地,配备专业讲解员和导师,提升研学活动的专业性和趣味性。

提升服务质量:开展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培训,重点加强对讲解员、导游、酒店服务员等岗位的业务考核,提升服务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建立旅游投诉快速处理机制,在景区、酒店等场所设置投诉二维码,实现 “扫码即诉、接诉即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推出 “眉县旅游服务质量排行榜”,定期公布景区、酒店、餐饮等企业的服务评价结果,倒逼企业提升服务品质。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工作落实见效

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文旅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县级财政对文旅宣传推广、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加强人才培养:与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眉县文旅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影视制作等专业人才定向培养。组织开展 “文旅人才赴外学习计划”,每年选派10-20名业务骨干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借鉴全域旅游发展和宣传推广的成功经验。


眉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12日

眉县人民政府网站版权所有:眉县人民政府 主办: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07010879-3号 陕公安网备61032602000121号网站标识码:6103260004

地址:眉县平阳街146号邮编:7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