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2019年财政决算
2019年经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我县地方财政收入调整为33700万元,支出预算调整为20821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调整为49935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调整为49773万元。完成情况具体如下:
(一)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完成情况
1.收入完成情况
经决算,2019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411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任务的101.2%,超收415万元,同口径增长6.3%。
主要税种完成情况是:增值税完成7840万元,增长3.9%;企业所得税完成643万元,下降17.9%;个人所得税完成240万元,增长2.6%;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1492万元,增长5.7%;房产税完成834万元,增长8.7%;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155万元,增长2.6%;土地增值税完成1833万元,增长126.9%;耕地占用税完成5355万元,增长17.6%;契税完成3987万元,下降22%;专项收入完成1491万元,增长11.4%;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和罚没收入完成4603万元,下降21.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3603万元,下降36%。
分部门完成情况是:税务局完成2244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2%,较上年增加10.3%,增收2098万元;财政局完成480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5.8%;国土局完成34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75.6%;住建局完成276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230.3%;太白山旅游区管委会上缴经营收入7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7.5%。
2.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全县地方财政支出完成2131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2.3%,较上年增长1.6%,增加3322万元。
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879万元(含专项补助,下同),增长4.5%;公共安全支出8129万元,增长8.4%;教育支出62174万元,增长3.2%;科学技术支出2121万元,增长0.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854万元,增长2.2%;卫生健康支出15912万元,增长9.5%;节能环保支出9460万元,增长78.8%;城乡社区支出8467万元,增长1.3%;交通运输支出3702万元,增长252.2%;债务付息支出2396万元,增长22.1%。
经决算,2019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26928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411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73224万元,债券收入9459万元,调入资金9844万元,上年结转收入286万元;全县财政总支出226058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13100万元,上解支出254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9524万;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87万元。结转下年支出870万元。收支相抵后结余为零。
(二)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我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833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其中:国土局收缴的土地价款收入7771万元,住建局污水处理费收入1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53万元。经决算,政府性基金总收入51514万元 (其中:上年结转收入619万元,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8334万元,上级基金补助收入3161万元,棚改专项债券收入39400万元);调出基金4945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43102万元(其中:棚改专项债券支出394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467万元,收支相抵为零,当年收支平衡。
(三)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我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34439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27754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年终滚存结余51058万元。
(四)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我县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及支出。
(五)2019年预算执行特点及绩效
1.财政综合财力不断提升。一是财源建设成效明显。紧紧围绕强农业、稳工业、优三产,培植新的税收增长点,壮大主体财源,构建地方主体税收体系。二是收入质量显著提升。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为中心,加强收入征管,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41亿元;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免税额6870万元;全年入库税收收入24418万元,税收占比72%,较2018年提升4个百分点。三是资金争取再上台阶。全年争取到位项目411个,到位资金20.18亿元;争取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资金3.94亿元。
2.“三大攻坚战”稳步推进。一是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全年拨付财政扶贫专项资金6376万元,足额落实县级扶贫专项资金1920万元,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发放扶贫社保资金6413万元,落实兜底扶贫政策。二是积极防范债务风险。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全年化解隐性债务23900万元,占任务6396万元的373.6%。三是铁腕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投入2930万元,支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及野生动物保护;投入铁腕治霾专项资金4508万元,落实农村清洁能源双替代及“煤改气”、“煤改电”等农村五改项目,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3.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扎实落实省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确保“三保”支出的工作要求。通过压缩一般性支出,盘活财政资金等措施,确保“三保”支出,全年民生支出18.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8%。一是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投入8489万元,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投入8543万元,实施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平安眉县”建设深入推进。投入2765万元,支持扫黑除恶工作,实施“雪亮工程”等综治维稳项目建设,增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三是推进军民融合双拥共建。投入2365万元,落实退役安置、义务兵优待金、优抚对象抚恤及生活补助资金,小财政大民生不断彰显。
4.服务经济稳步发展。一是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创新金融政策,落实总部企业发展十条政策,支持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发展。二是以园区基地为核心,推动产业聚集。投入资金3564万元,支持经开区、猕猴桃物流园、常兴纺织工业园建设,打造县域工业集中区。三是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安排2200万元,支持旅游产业发展;投入1899万元,支持张载文化园建设,实施县博物馆及扶眉战役纪念馆免费开放,推动全域旅游综合发展。
5.财政改革稳步推进。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深入实施“零基预算”编制,提高财政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积极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打造“阳光财政”。二是建立财政与县人大预算联网监督机制。对全口径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决算全过程联网监督,监督平台已上线平稳运行,财政与人大实现横向联通,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三是积极推行“财政云”建设。建立容纳所有财政核心业务的一体化管理系统,全面提升财政资金的支付效率与财政管理效能。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对全县14个涉及机构撤并及搬迁新址的单位国有资产,全面调查摸底,为下一步资产盘活奠定基础。五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实施财政资金绩效考评,2019年我县开展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绩效自评工作,被省扶贫办和省财政厅评为A类优秀县区。
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总体上是稳健的,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突出问题:一是财政减收仍未触底,受疫情影响,收入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完成全年收入任务难度极大。二是政府债务进入偿债高峰期,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支矛盾愈加尖锐,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大。三是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绩效管理任重道远。面对保民生、促脱贫、稳增长的巨大压力,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的各项决议,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聚力实干,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确保2020年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眉县人民政府网站版权所有:眉县人民政府 主办: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07010879-3号 陕公安网备61032602000121号网站标识码:6103260004
地址:眉县平阳街146号邮编:7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