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下发《关于公布2021年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结果的通知》,眉县顺利通过复审,获得“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自2011年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以来,我县充分发挥中医药工作示范引领作用,围绕“传承、创新、发展、共享”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积极探索中医药在医改中的独特作用,健全县乡村三级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全县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我县中医药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全县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和政府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建立了中医药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重大事项,进一步强化全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综合保障。二是投资2000万元实施了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启动了三级医院创建,建立治未病和医养结合中心,县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为陕西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拥有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4个,省、市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5个,市级重点中医专科1个,成功开设“王焘国医馆”,2021年获中医大练兵大比武全市县区第一,床位使用率平均达到97%,诊疗人次年均增长10%,门诊中医处方占比61.6%,其中中药饮片处方占比43.4%,非药物疗法处方占比10.4%,我县中医医院特色优势日益凸显。三是不断完善中医药体系建设,全面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全县12个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立了国医馆,70%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其中齐镇中心卫生院国医馆被评为陕西省示范中医馆。四是全面推进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开展重点人群中医药健康管理,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了91%和88%,孕产妇、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药健康教育率均达到68%以上。五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师带徒等方式,积极引进和培养中医药人才,累计招聘中医药类人才23人,其中为乡镇卫生院招聘9人,拥有市级名中医3人,县级名中医9人,全县中医药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结构日趋合理。六是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成立太白山中草药医师协会,开设“眉县中医大讲堂”,举办了四届全国王焘学术思想研讨会和膏方节,率先在全市开展优秀中医馆、中医诊所和县级名中医评选表彰活动。县中医医院与西安红会医院、宝鸡市中医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关系,成为陕西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极大提升了我县中医药人员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近年来,我县中医药从业人员共发表国家级论文3篇,省级论文45篇。七是大力宣传太白山“七药”,设立太白山草药展示区,展出标本400余种,开设太白山草医门诊,将67种太白山中草药纳入临床用药目录,省中医药管理局、市场监管局、市人大专题调研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目前,全县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达6300亩,发展林麝养殖基地1个,中药材批发企业1户,中医养老服务基地2处,被命名为“陕西省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县”。八是深入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在县中医医院和4个副中心卫生院建设中医药宣传示范点,组织名中医举办义诊、讲座推广中医药技术,充分发挥其“简、便、廉、验”的优势,使中医药健康防病治病理念深入人心。累计开展中医药健康咨询1116场次,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300余场次,发放各类中医药宣传资料18万余份,受益群众15万余人次。
此次复审顺利通过,标志着我县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对促进全县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将以此次复审通过为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方针,充分利用“王焘”故里和太白山中草药资源优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将眉县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引领、中医医疗特色显著、中药产业兴旺的健康福地,切实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中医药服务,为健康陕西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眉县人民政府网站版权所有:眉县人民政府 主办: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07010879-3号 陕公安网备61032602000121号网站标识码:6103260004
地址:眉县平阳街146号邮编:7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