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科普眉县

如何防治秋冬季混合感染?

来源:眉县科协 发布时间:2023-11-13 16:22

近日不少地区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有网友反映,随着气温骤降,身边呼吸道疾病人群开始多起来,有些甚至同时感染多种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感染”受到关注。什么是“混合感染”?哪些人群需要重点防护?

有哪些常见的混合感染情况?

混合感染就是同时感染2种以上的病原体。

临床上的混合感染以病毒、细菌、支原体的组合为主。

儿童:一般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再混合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染。

成人:以呼吸道病毒感染为主,再混合肺炎支原体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

当前混合感染流行趋势如何?

近年不少人养成了戴口罩的习惯,抵御各种病原体的能力有所降低。加上天气变冷等因素,因此今年的混合感染情况显得相对较多。总体来看,目前混合感染的情况可控。以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流感为例,虽然流感患者人数略有增加,但流感病毒类型与以往没有区别。

主要还是甲型H1N1、甲型H3N2、乙型流感,未出现少见的或新的病毒类型。

哪些人是高危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高危人群主要包括: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孕妇以及患有自身免疫系统、慢性呼吸系统、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患者。

混合感染对儿童、老年人、孕产妇、有基础病的人等高危人群影响较大,可引发呼吸衰竭、心肌损伤等重症,住院概率也可能增加。

其他人群出现混合感染时,一般属于轻症,重症和住院概率较低。

一般有哪些临床表现?

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症状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腔烧灼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憋、咽喉肿痛,扁桃体淋巴结肿大等。

严重的会出现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

全身症状可出现头疼、发烧、疲乏无力、全身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

当各类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感染后,其引起的症状很难区分,且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感染率存在地域和采样周期的差异。

平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建议具备接种条件的高危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新冠疫苗。

尽量减少聚集,如确需前往医院或其他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地方,需戴好口罩。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均衡饮食等,避免过度疲劳。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常通风、公筷制,保持社交距离,注意咳嗽礼仪,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工作。

眉县人民政府网站版权所有:眉县人民政府 主办: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07010879-3号 陕公安网备61032602000121号网站标识码:6103260004

地址:眉县平阳街146号邮编:722300  

承办:眉县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