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科普眉县

应急科普 | “七下八上”防汛怎么防?

来源:眉县科协 发布时间:2024-07-24 16:37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强降雨、大风、雷电等强对流天气时有发生,地质灾害进入高发期。暴雨天出行应该注意什么?雷雨天如何做好预防?山洪到来时,如何自救?学习更多防灾避险知识!一起正确防范,平安度汛~

一、如遇洪水、滑坡、泥石流该如何避险?

1.山洪灾害避险。时刻观察水位情况,做好转移准备,按照预先设计路线撤离,如无撤退路线,应尽量选择往高地逃生;不要沿着洪道方向逃跑,不要涉水过河;如避难的地方难以自保,要充分利用门板、木窗、大块泡沫等漂浮材料逃生;如果被围困,应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报告方位,并寻求紧急救援。

2.山体滑坡避险。向垂直于滚石前进方向或滑坡方向两侧逃离;可以在结实的障碍物下躲避,保护好头部,不要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避险。

3.泥石流灾害避险。如在上游发现泥石流,应设法立即通知泥石流下游村庄、学校等;不要在树上、低洼的谷底或陡峭的山坡下躲避、停留;要往与泥石流垂直方向的两边的山坡上面爬。

二、暴雨出行——步行注意事项。

1.避开漩涡。不要贸然涉水前行,警惕井盖、下水道等,避开路面涡旋区域。

2.重心后置。独自前行时,应双臂前伸,重心后置在后脚上,用脚尖左右扫动探路,确认前方是平地,试探前行。

3.结伴同行。多人同行时,可一人在前探路,另一人双手抓紧前者裤腰部位,前脚虚、后脚实地跟着前进。

4.远离电力设备。避开落地广告牌、变压器、电线杆等电力设备,涉水途中如果感到脚下发麻,应立即止步并后退。

三、暴雨出行——行车注意事项。

1.检查车辆。出行前如果遇到暴雨,应先检查发动机盖和车门的封闭情况,以及雨刷器、制动器的状况,以便及时排除故障。

2.控制车速。行车时要降低车速,保持车距,双手紧握方向盘,同时打开车辆雾灯警示后方车辆。

3.避开积水。选择排水能力较好的大路及环线公路主路,避开积水路段。路面积水不超过半个车轮,一般可正常通过。涉水行车需放慢车速,否则可能会进水熄火。

4.熄火需撤离。车辆在涉水行驶过程中如熄火,应在水位还未完全上涨前快速撤离危险区域。请勿在车内停留等待救援,避免水位过高电动门窗自动锁定。如果被困在车中,则需要使用逃生锤敲碎车侧窗逃生。

5.高速路行驶。高速路遇积水,不可急踩刹车,应握紧方向盘、松开油门,让车辆自行通过积水区。如雨势过大,应从高速出口驶出高速,或在休息区停留,待雨势变小后再返回高速行驶。

四、城市内涝,如何避险自救?

1.选择避难场所。选择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学校、医院等距离较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卫生条件好的地方躲避内涝。

2.远离电力设备。户外遇暴雨应远离电力设施,避免设施漏电引发危险。家中如遇内涝积水,应及时切断电源、煤气阀门。

3.家中常备用品。手机、收音机,用于接收天气、洪涝预警信息;哨子,用于求救;手电,用于在夜晚撤离,也可用作求救信号;救生衣和救生圈,防止溺水。

五、为何雨量不大,也会内涝?

洪涝灾害不仅与降水量有关,还受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程度、河道消纳能力、排水设施承载力等方面影响。城市内涝主要与这些因素有关:

1.短时雨量较大,排水系统不发达,雨水无法及时排出。

2.排水口堵塞。大范围降雨后,落叶或垃圾被水流带到排水口造成堵塞,影响雨水正常排出,雨水积攒,造成内涝。

3.地面硬化。城市地表硬底面积大,雨水无法渗透到地下,容易造成内涝。

4.河湖面积变小等。

六、暴雨洪涝过后,消毒防病工作不能少!

1.防霉防病菌。对被淹的房屋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垃圾清理后的环境用漂白粉进行处理。

2.保障饮食饮水安全。饮用烧开后的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保护好饮用水源附近的环境卫生。不吃洪水接触过的食物,保持餐具干净,饭前洗手。饮食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3.注意个人卫生、防蚊虫叮咬。尽量不接触洪水,接触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身上有伤者建议不要下水。使用蚊帐或含驱蚊酯等成分的驱蚊产品防止蚊虫叮咬,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4.做好污染物处理。做好排泄物、垃圾、动物遗体、污水等污染物的管理,避免它们接近、污染水源。

眉县人民政府网站版权所有:眉县人民政府 主办: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07010879-3号 陕公安网备61032602000121号网站标识码:6103260004

地址:眉县平阳街146号邮编:722300  

承办:眉县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