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设置和环境卫生
1.垃圾转运站设置和管理符合有关要求,强化二次污染控制措施,优化外交部通组织,满足垃圾分类转运要求,参考标准《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47-2016)。
2.中转站有防尘、防污染扩散及污水处置标准等设施,内外场地整洁,无散落垃圾和堆积杂物,无积留污水,室内通风良好,无恶臭。
3.生活垃圾当日转运,有储存设施,加盖封闭,定时转运,垃圾渗滤液规范处置,装卸垃圾采用降尘措施。
4.生活垃圾专用密闭运输车辆应当车容整洁,标志清晰,运输过程无垃圾扬、撒、拖挂和污水滴漏,运输作业结束后,车辆及时清洗干净。
5.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规范,各项管理台账、监测资料齐全,各种规章制度落实规范到位,生产正常,运行安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6.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配备渗沥液、臭气等处理设施,污染防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7.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再生资源回收站合理布局,规范建设。回收站面积在30平米以上,有稳固的场房,不露天堆放,并做到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标识。(1)证照齐全:再生资源回收点须有《营业执照》,亮证经营,标志明显。(2)位置选取:回收站须远离居住区、公路,距离生活饮用水源距离不少于30米。(3)硬件设施:回收站应当有固定场房,不露天堆放,面积在30平米以上,围墙高度不低于2米。(4)物品堆放:站内废旧物资分类分区堆放整齐,定期消杀。废品进场入室(含覆盖),不同种类的废品分类密闭专区储存,不得外漏,不得占道堆放。(5)环境卫生:地面硬化,达到无渗、无漏、无积水、环保的卫生要求。院内无坑洼、无积水,生活垃圾密闭存储,日产日清。露天存放的器皿(含旧轮胎)无积水,不散养家禽。无杂草,无杂物堆集,无卫生死角。无旱厕。(6)病媒防制:院内沿墙边(隐蔽处)设置毒饵站,有警示标识,无鼠药外溢。
二、健康教育和病媒生物防制
1.醒目位置规范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每2个月更换一期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并注明年度期数、更换单位和更换日期。
2.定期消杀病媒生物。每年组织开展不少于2次病媒生物消杀活动,选用“安全、环保、有效”的防制方法,不得使用国家禁用、无证和私自混配的杀虫剂或杀鼠剂,做到科学、合理用药,无过度用药现象。保持好病媒生物防控水准及要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资料齐全。
3.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及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作业场所内各类罐缸、轮胎、盆钵等废品要覆盖存放,防止雨水进入轮胎槽沟内孳生蚊虫。外环境干净整洁,绿化带无杂物、杂草、蛛网,地面硬化无积水,设置灭鼠毒饵站并定期投药。毒饵站要沿墙边、隐蔽处摆放,两边通透,避开雨水口和低洼处;用水泥或建筑胶固定牢固,毒饵站长度≥30cm,有警戒标识,无鼠药外溢。院内沿墙边和绿地、灌木丛以及杂物堆放处无鼠洞、鼠粪。
4.卫生间门口装防蝇门帘(略宽于门框,离地2cm),通风口有防蚊蝇纱网,加装灭蝇灯(距地面2m),便池干净,无蝇无蛆无臭味。
5.办公区域干净卫生整洁,门口装防蝇门帘(略宽于门框,离地2cm),门缝<0.6cm,通风口、窗户防蚊蝇纱网,网纱密度≥16目。墙面无破损,无蛛网,各类物品无积尘。
眉县人民政府网站版权所有:眉县人民政府 主办: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07010879-3号 陕公安网备61032602000121号网站标识码:6103260004
地址:眉县平阳街146号邮编:722300
承办:眉县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