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健康科普】认识隐翅虫 皮炎少发生

来源:眉县卫生健康局 发布时间:2024-09-23 17:35

隐翅虫和隐翅虫皮炎。隐翅虫,是鞘翅目隐翅虫科昆虫。隐翅虫多数细长,体小,两侧平行,头、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为橘黄色,形似大蚂蚁,一般不到3毫米,最大可达3.5厘米,鞘翅短而厚,后翅发达,起飞时能迅速从鞘翅下展开,飞行结束后叠好重新藏在鞘翅下面;因成虫翅不可见而得名,又称“影子虫”。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无翅,形似成虫。食性复杂不易确定,喜欢栖息在潮湿环境中,如林间或森林地表枯枝落叶层、草原、倒伏松树的皮下宽松的空间、腐败的水果、绽放的花朵、腐烂的树木、漂流在河岸和湖泊里的植物、粪便、腐肉、脊椎动物的巢穴等地方都可见到。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隐翅虫侵袭人可引起皮炎,其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6月份开始出现,8~9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期,10月份减少,与隐翅虫的繁殖季节相吻合。在发生季节,隐翅虫由于灯光引诱进入室内,被人用手在皮肤上有意无意拍打、压碎或搓揉,毒汁溢出后,粘染皮肤和手,手再去抚摸它处皮肤,导致多处皮肤受害,即可引起皮炎,谓之隐翅虫皮炎或线性皮炎。隐翅虫皮炎的发生常伴有红斑、肿痛、局部不适、痒、水疱、发热、化脓等症状,有诊断价值的是灼痛和痒。隐翅虫的毒素有3种,即毒隐翅虫素、拟毒隐翅虫素和毒隐翅虫酮。在隐翅虫的卵、幼虫、蛹和除翅以外的成虫各部,都有毒素存在。据报道,全世界能引起皮炎的隐翅虫有538种30亚种,我国境内已知隐翅虫(属)有72种2亚种。

预防隐翅虫危害的方法。清除房屋四周的朽木、废料、杂草,破坏隐翅虫的栖息地和孳生场所。保持室内清洁、整齐,不要堆放废旧物品,使侵入室内的隐翅虫无隐藏之处。安装纱门、纱窗,阻止隐翅虫飞入室内,减少其与人体接触的机会。


在夏季,在室内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作滞留喷洒能有效杀灭飞入室内的隐翅虫。如有少量隐翅虫出现在家中,可以用胶带粘住,或用纸巾包住扔掉,注意不要接触到毒液。

如果发现隐翅虫停留在皮肤上,正确的做法是轻轻吹走,或者甩开,不要用手拍打、揉搓。然后用清水或碱性肥皂水洗净接触过隐翅虫的皮肤。若手已接触虫的碎片,立即用肥皂水反复清洗。

隐翅虫的毒液是强酸性的,隐翅虫皮炎症状发生后可用碱性的液体进行中和,在家中可以选择肥皂水或者是4%的小苏打水进行冲洗,然后尽快就医。同时要注意接触到毒液的地方不要再去碰身体其他部位。

眉县人民政府网站版权所有:眉县人民政府 主办: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07010879-3号 陕公安网备61032602000121号网站标识码:6103260004

地址:眉县平阳街146号邮编:722300  

承办:眉县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