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知识解读十七

来源:眉县卫生健康局 发布时间:2025-08-13 08:24

一、肩周炎概念

1.中医病名:属“肩痹”“冻结肩”“五十肩”范畴,因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不足或劳损导致肩部气血瘀滞,筋脉失养。

2.典型症状:

疼痛:肩部酸痛、刺痛,夜间加重,可放射至手臂。

活动受限:肩关节外展、上举、后伸困难(如梳头、穿衣困难)。

僵硬:肩关节僵硬,晨起明显,活动后稍缓解。

压痛:肩前、肩后或外侧有明显压痛点。

二、中医病因

1.外感风寒湿邪:肩部受凉或久居潮湿环境,寒湿阻滞经络,气血不通则痛。

2.气血瘀滞:长期劳损或外伤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停。

3.肝肾不足:中老年人肝肾亏虚,筋脉失养,易发肩部退行性病变。

4.劳损过度:频繁提拉重物、姿势不良(如长期伏案)导致肩部肌肉慢性损伤。

三、中医理疗方法

1.针灸疗法

2.拔罐/走罐:在肩背部膀胱经或疼痛区域拔罐,祛除寒湿瘀血;走罐法可增强活血效果。

3.艾灸疗法:艾灸肩髃、肩髎、大椎、天宗等穴,温经散寒,缓解僵硬。

4.中药外敷:温经散寒,舒筋活络。

四、日常调理与预防

1.功能锻炼(循序渐进,避免暴力拉伸)

爬墙运动:面对墙壁,手指沿墙缓慢上爬至极限,保持5秒,重复10次。

钟摆运动:弯腰患臂自然下垂,画圈摆动,每日2组,每组5分钟。

毛巾牵拉:健侧手抓毛巾上端,患侧手抓下端,缓慢向上牵拉。

2.避寒保暖:避免空调、风扇直吹肩部,秋冬季节穿戴护肩或厚衣物; 睡前热敷(热水袋或盐包)肩部15分钟,缓解僵硬。

3.合理用肩:避免长时间提重物或保持单一姿势(如伏案、打字),每隔30分钟活动肩部。

4.饮食调养:多吃补气血、强筋骨食物:黑豆、山药、枸杞、核桃、猪蹄筋。忌食生冷,适量饮用生姜红枣茶温通经络。

5.睡姿与枕头:避免侧卧压迫患肩,枕头高度以保持颈椎中立位为宜。

五、中医情志调护

1.保持情绪平和,避免焦虑(肝郁气滞易加重气血瘀阻)。

2.可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调和气血。

六、注意事项

1.急性期(疼痛剧烈时)以休息为主,避免强行锻炼,理疗手法需轻柔。

2.恢复期: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忌暴力牵拉以防二次损伤。

3.及时就医:若肩部肿胀发热、活动严重受限或伴上肢麻木,需排除其他疾病(如颈椎病、肩袖损伤)。

眉县人民政府网站版权所有:眉县人民政府 主办: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07010879-3号 陕公安网备61032602000121号网站标识码:6103260004

地址:眉县平阳街146号邮编:722300  

承办:眉县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