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2024年眉县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为抓手,不断改善全县各类学校办学条件,聚力打响“学在眉县”教育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今天我们邀请县教育体育局局长黄武奇走进演播室,给广大网友介绍一下我县教育体育发展情况。
黄武奇:好,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教体系统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以“双创”为契机,聚焦“建设西部教育强县,争创全国教育名县”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办好“眉县好教育”,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突出“质量、安全”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加快质量提升步伐,持续促进教育公平,全县教体事业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我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84所,在校学生4.7万余名,在编教职工2900余名,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300余人。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第三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陕西省首家教育强县、“双高双普”县、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陕西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先进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县。2015年以来,在市教育局、县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实现“双优秀”“九连冠”。
主持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教体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突破之年,请你向广大网友介绍一下,今年教育体育工作开展情况。
黄武奇:2024年全县教育体育工作开展情况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开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2名学生获市级“新时代好少年”称号。眉县中学、第一小学均获市级中小学生合唱艺术节一等奖。开展研学旅劳活动20余场次,惠及学生3000余人。二是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持续加快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文体中心体育馆开始内部装饰。第四幼儿园建成投用,第三中学一期艺体楼、宿舍楼主体已封顶,第六小学已完成招投标等前期工作,10月底开工建设。三是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成立“名师+”工作室20个,开展交流研讨、帮扶提升等活动96次,组织开展各类教师培训64项2284人次。5人获市级“教学名师”“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四是着力提升教育质量。不断强化中高考复课工作,2024年高考文理科总分600分以上24人,位居全市前茅;职教单招考试本科上线率高出全省63.65个百分点;我局先后在光明社教育家论坛会、全市暑期领导干部学习会、黄河流域县中发展研讨会上围绕教育改革、县域高中发展等方面做了经验交流。五是抓实抓细安全管理。常态化开展各类安全主题教育120余次,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检查6次,开展“安全+”周督导10次,下发督查通报10期,系统安全稳定态势持续向好。六是深入推进教体融合。先后举办全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市级决赛等市级以上赛事和群众健身活动40余场,获得各类体育竞赛等次奖36项,实验小学代表我县参加市奥运争光选材运动会足球比赛获男子乙组、丙组“双冠军”。城关中学参加陕西省第二届“延长石油”杯篮球联赛获青少年女子组第一名、男子组第二名。
主持人:近年来,我县县城学校“入学难”是人民群众极为关心的问题,我县教体局在化解县城学校“入学难”问题上有哪些举措?
黄武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在县城买房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增长迅速,县城区人口数量倍增。出现了县城学校“入学难”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从三个方面着力解决:一是每学年结合实际,制定《眉县义务教育段招生入学方案》,按照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合理划分招生学区范围,优先保证学区内学生入学。同时对义务段网上入学报名未通过的随迁人员子女进行统筹派位,保障其入学权益;二是加快项目建设,不断加大学位供给。近年来,先后完成了第五小学、城关二中等学校改扩建,又建成投用了眉县第四幼儿园、第五幼儿园,累计增加学位1600余个。除此之外,眉县第三中学一期艺体楼、宿舍楼主体已封顶,第六小学即将开工建设,城区学位将大幅增加;三是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组建各学段教育集团,通过结对帮扶、以强带弱等方式,实现城乡学校均衡发展。今年,齐镇初中、金渠初中、常兴初中等乡镇学校回流学生较往年明显增多,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度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主持人:2021年,国家发布了“双减”政策,眉县教体系统围绕“双减”落实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黄武奇:一是建章立制,强化工作保障。成立全县“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眉县“双减”工作方案》《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12类文件,组建6个联合督查组,每月定期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督查,推动义务教育学校督导、校外培训机构督查全覆盖。广泛宣传“双减”政策,先后发布公告、警示函、告家长书等182篇,形成全力、全员、全程、全社会抓“双减”的良好氛围。二是做好“减法”,做实减负减压。联合县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多轮次开展专项检查,学科类培训机构由85所压减至6所,压减率92.9%。建立覆盖所有持证机构的视频监控和网络巡查系统,“互联网+监管”工作经验被教育部评为“双减”工作优秀案例。扎实开展“作业革命”,指导各校科学设计探究性、实践性和个性化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创建市级“作业革命”示范校12所,2项课题被评为市级“作业革命”优秀课题,3份作业管理及作业设计案例获省级奖项。三是做好“加法”,确保提质增效。指导广大教师研课、磨课260余节,在40所中小学开展“四为”课堂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切实提高课后服务质量,鼓励学校探索“特色课后服务”,组建编程、烹饪、戏曲等学生社团20余类,创建市级课后服务示范校5所。依托太白山景区、张载关学文化、扶眉战役红色文化等县域资源,开展研学旅劳和德育实践活动60余场次,涉及师生3万余名,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我县落实“双减”工作经验被陕西日报宣传报道,并在全省“双减”工作推进会和全市教育工作会上交流。
主持人:感谢黄局长的详细介绍,通过您的介绍,广大网友对我县教育体育工作开展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相信全县教育体育工作者将不断加快追赶超越步伐,聚力打响“学在眉县”教育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眉县人民政府网站版权所有:眉县人民政府 主办: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07010879-3号 陕公安网备61032602000121号网站标识码:6103260004
地址:眉县平阳街146号邮编:722300
承办:眉县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