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索引号: 610300-11610326016009640U/2016-00022
发布机构: 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2016-02-19
名  称: 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2016—2017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有 效 性:有效 文  号: 眉政办发〔2016〕7号

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2016—2017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6-02-19 10:19:22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中省“一带一路”倡议规划和《宝鸡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2015-2017年)实施方案》,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新机遇,加快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示范区,经县政府同意,现将《眉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2016—2017年)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制订本部门具体工作措施,确保全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工作有序推进。

二、推动工作落实。全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各镇(街)、各部门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工作落实,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建立考评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协调指导,建立工作督促检查和考评机制,对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县政府。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工作,牵头部门要按照任务分工,明确相关部门、相关镇的责任,组织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并于2016年2月29日前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发改局,电话5542637)。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商县级有关部门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汇总考评。

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2月4日

眉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2016—2017年)实施方案

为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努力把眉县打造成关天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示范区。按照《宝鸡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2015-2017年)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加快交通网络建设

立足现有“五横十纵”交通网络,按照“融入陕甘川、接轨周边县、形成大通道、提高承载力”的发展思路,构建眉县与周边市县快速交通网,凸显眉县连接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地位。

1.完善干线公路升级改造。研究提出全县中长期外通内联公路大交通建设规划,加大国省县干线公路建设力度,完成扶风—杨凌—眉县公路建设及降汤路、姜眉路、310国道等干线公路改扩建,完善太白山国际旅游产业新区微循环交通网络,实施关中环线西延段工程,全面提升县域通达能力。(县交通局、住建局、发改局。排名第一者为牵头单位,下同)

2.突破铁路运输瓶颈。主动联系省市协调恢复眉县火车站和常兴火车站货运、客运业务,积极推动关中城际铁路向我县延伸,不断提升全县铁路客运与货运功能。(县交通局、住建局、发改局)。

二、打造陕甘川农副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常兴物流园、霸王河物流园、眉县综合物流园、西北农产品综合物流园、眉县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及功能提升,积极推进城市物流公共配送、电子商务物流、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重点物流工程建设,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联陕甘川、辐射县周边的现代物流集散中心。

3.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制定《眉县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全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展中,现代物流业的思路、目标、产业布局等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以节点、通道、网络建设为依托,积极构建“一核、两带、多节点”的物流空间布局,形成综合物流园、专业物流中心、乡镇配送网点三层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常兴物流园、霸王河物流园、眉县综合物流园、西北农产品综合物流园、眉县公路停泊码头、眉县物流中心6个重点物流项目建设,推动物流业集群化发展。(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发改局、交通局、常兴镇、科技工业园管委会、猕猴桃园区管委会)

  4.积极构建农产品集散中心。以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交易中心为依托,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搭建果业交易信息平台,构建猕猴桃、时令水果、绿色蔬菜网络通道,将眉县打造成陕甘川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猕猴桃园区管委会、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农业局、发改局)

三、密切人文交流合作

加快太白山国家级旅游产业新区、滨河文化产业新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区“三大旅游板块”建设,提升旅游形象,着力打造“县区一体?山水同城”旅游新格局。

5.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制定《眉县地接旅游发展意见》,积极开发丝绸之路相关旅游产品,大力实施温泉乐园、星级温泉酒店、民俗古镇、旅游航空基地等一批旅游项目,把太白山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县文物旅游局、太白山旅游区管委会、文广局)

6.建设以太白山为核心的山水旅游。按照太白山旅游区发展规划,将汤峪镇、营头镇、横渠镇纳入旅游区建设范围,依托关中环线西延段建设,将旅游核心区面积扩展至35平方公里。突出太白山、红河谷山水文化旅游特色,以太白山旅游区为核心,依靠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红河谷森林公园带动,加快开发香引山、钟吕坪、十字山等景点,大力发展保健养生和健康养老产业,形成秦岭北麓生态旅游产业高地。(太白山旅游区管委会、县交通局、汤峪镇、营头镇、横渠镇)

7.建设以滨河新区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旅游。依托百里画廊建设,加快滨河文化产业新区六大区域建设,确保新区开发建设面积达到5.7平方公里。合理布局体育健身、文化展演、民俗文化、旅游地产等新兴产业,打造凸显生态水景文化的城市旅游综合体。(滨河新区管委会、县文物旅游局、住建局、国土局)

8.发展以现代农业园为核心的休闲观光旅游。在现有的太白山庵嶺古城、太白山秦岭人家2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槐西草莓采摘园、齐镇大樱桃观光采摘园等8个休闲农业园,秦皇生态园、宝深逸乐园等13个休闲农庄,营头镇红河村、首善街办新庄村等7个农家乐示范村,如意生态酒店眉坞作坊、齐镇斜谷村等3个作坊街的基础上,新建现代农业园区10个,发展休闲农家示范村(点)、示范性现代农庄30个,进一步扩大旅游业规模,丰富旅游业内涵。统筹规划全县休闲观光旅游发展,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一批精品休闲观光路线,提升旅游档次。(县文物旅游局、农业局、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

9.提升旅游品牌形象。依托太白山旅游资源优势,积极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省市联合开发国际旅游线路,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品牌。主动参与西洽会、西北旅游营销会、丝绸之路博览会等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互联网+旅游”营销模式,加强与携程、同程、途牛、艺龙等互联网旅游平台合作,加大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宣传力度,加快旅游形象宣传向旅游产品宣传转变,进一步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县文物旅游局、太白山旅游区管委会、文广局、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

四、壮大优势产业,提升竞争实力

10.建立全国绿色猕猴桃生产交易基地。以绿色食品原料(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基地、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建设绿色猕猴桃生产示范区30万亩,争创猕猴桃绿色食品认证,实现绿色猕猴桃全覆盖。依托国家级(眉县)猕猴桃批发交易中心,建立猕猴桃价格形成机制和调节机制,将眉县打造成全国猕猴桃价格形成中心。鼓励齐峰果业、金桥果业建立境外营销机构、销售服务网络、仓储设施,搭建产品展销平台,扩大境外市场份额,把“中国眉县猕猴桃”品牌推向国际市场。(猕猴桃园区管委会、县农业局、市场监管局)

11.建立建材机械加工基地。围绕砖机、压缩机、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拓展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新兴销售市场,培育壮大一批特色明显、跨国合作的优势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招商局)

12.建立纺织工业基地。以秦源纺织、全兴纺织、新纺工贸、华远纺织、华瑞纺织、一洲印染等纺织企业为基础,以企业集团化发展为方向,积极引进高档面料及服装加工项目,逐步完善纺纱、织布、印染、服装等全产业链。搭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纺织产品展销平台,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推介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品牌知名度。(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招商局、市场监管局、常兴镇)

13.建立新材料基地。以“宝鸡?中国钛谷”(东区)建设为载体,围绕荣源钛业、先锋钛业、建华铝业、雷诺贝尔等企业,引进国内外投资者,深度开发钛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打造以钛材加工为主导,以铝型材等材料加工为辅助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建成新材料基地。(科技工业园管委会、县招商局、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

14.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支持宝深、皇城、玉全等一批在境外生产经营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基础的企业,通过扩建、入股、并购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和范围;支持秦塬纺织、华远纺织等自营出口企业在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五国投资建立优质长绒棉生产加工基地,入股投资当地纺织厂、棉纺厂、织造厂的生产经营;鼓励齐峰果业、金桥果业等建立海外营销机构、服务网络、海外仓储设施,搭建产品展销平台; 鼓励宝深、皇城、秦塬、全兴等名优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开展海外商标注册、境外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质量体系认证、广告宣传及设立境外营销机构,扩大名牌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拓展海外市场。积极争取“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资金项目”、“外经贸区域发展促进资金”、出口退税等政策和项目支持,增强企业开拓中西亚市场的能力。(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发改局、农业局)

五、搭建对外开放平台

15.做强经贸产业。组织相关企业参与和利用好“丝博会”、“南宁东盟博览会”、“乌洽会”、“农高会”、“陕粤港澳经济合作周”等经贸合作平台,提高企业知名度,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按照国家向西开放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要求,研究制定加快眉县开放型经济发展意见,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建设步伐。(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农业局)

16.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巩固砖机、纺织、猕猴桃三个市级出口示范基地创建成果,继续抓好外贸示范出口基地创建工作,扩大产品出口,力争省级外贸出口示范基地创建成功。(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科技工业园管委会、猕猴桃园区管委会、常兴镇)

17.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与中省市对外投资中介机构的合作,建立全县对外投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大政策和业务培训,及时宣讲和发布境外投资环境、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项目合作、人才需求等信息,为在境外有投资愿望的企业提供参考。跟踪境外产业发展需求,组织企业考察境外投资合作,加强与国外商会的合作,适时举办我县对外投资项目对接会,推动企业加快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步伐。(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

18.建立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建立全县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健全劳务人员信息库,发布用工信息,服务有投资意愿的企业。引进省内外有外派劳务资格的企业,开展外派劳务培训,建立外派企业和劳务人员不良记录档案,扩大全县外派劳务规模,为对外投资提供劳务保障。(县人社局、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公安局)

六、强化保障措施

19.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宣传、发改、交通、财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文广、文物旅游等部门为成员的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负责日常联络协调工作。(县发改局及相关部门)

20.加强工作衔接。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及时了解和研究工作动态,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1)建立眉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协调机制,及时跟踪国家规划编制进展情况,主动向国家有关部委、省市部门汇报衔接。加强区域联动,形成多层合作的工作机制。(县发改局、交通局、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农业局、住建局、文广局、文物旅游局)

(2)组织有关单位与中亚五国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关省市区进行互访、交流、考察,了解掌握有关情况。(县招商局、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农业局)

(3)结合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就业培训等活动设立面向中亚五国的经贸、语言等专业培训班,培养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贸专业人才。(县教体局、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人社局)

(4)出台引进熟悉国际经济贸易的专业人才办法。(县人社局、招商局、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

(5)邀请商贸专家定期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政策、信息等专题培训班。(县发改局、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

21.启动重点项目库建设。建立全县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项目动态储备库和支持重点企业清单,筛选基础设施、产业、人文、能源合作等领域重点项目,争取纳入国家规划项目清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项目支撑。(县发改局、有关部门及各镇政府)

22.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中省市及县级新闻媒体,围绕融入“一带一路”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策划主题宣传活动,扩大对内对外宣传面,营造浓厚氛围。(县委宣传部)

附件:眉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眉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doc

眉县人民政府网站版权所有:眉县人民政府 主办: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07010879-3号 陕公安网备61032602000121号网站标识码:6103260004

地址:眉县平阳街146号邮编:7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