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关于眉县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9-04-11 20:36:08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主要工作

2018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紧紧围绕“四个眉县”建设目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新常态,统筹财力保重点,深化财税改革,全力防范政府债务风险,预算执行取得预期效果,财政运行情况整体良好,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批准我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36000万元,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将我县地方财政支出预算调整为208431.5万元。预算完成情况具体如下:

1.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2018年,全县财税总收入完成65417万元,同比增长15.5%、增收879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6068万元,完成预算的100.2%,同比增长9.2%。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增值税完成7546万元,增长17.5%;企业所得税完成784万元,增长38.8%;个人所得税完成233万元,增长79.2%;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1411万元,增长20.7%;房产税完成768万元,增长73.4%;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126万元,增长117%;专项收入完成1339万元,下降10.7%;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和罚没收入完成5867万元,增长20.4%,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5631万元,下降16.4%。

2.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全县地方财政支出完成20977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6%,较上年增长6.6%,增加12997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202万元(含专项补助,下同),增长3.9%;公共安全支出7501万元,下降13.4%(检法两院上划影响);教育支出60224万元,增长4.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186万元,增长2.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041万元,增长2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4533万元,下降19.2%(上年专款减少500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051万元,增长2.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048万元,增长15.2%;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2621万元,增长9%;节能环保支出5290万元,增长8.5%;住房保障支出17211万元,增长29.9%。

经初步决算,201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13508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606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63530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3315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6770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92515万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6200万元,调入资金6811万元;上年结转收入899万元;全县财政总支出213132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09778万元,上解支出335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6万元。收支相抵后结余为33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批准我县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486万元,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将我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调整为935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调整为4942万元。预算完成情况具体如下:

2018年,我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93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其中:国土局收缴的土地价款收入913万元,住建局污水处理费收入22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911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336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2832万元,彩票公益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556万元。

经初步决算,政府性基金总收入4746万元 (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935万元,上级基金补助收入3811万元) ,上年结转支出539万元;调出基金20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3911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174万元,收支相抵为零,当年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我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32760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6022万元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673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27319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055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6763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年终滚存结余44373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我县2018年财政决算工作正在进行中,财政收支最终决算情况,还要待我县财政决算及省市财政决算编审结束后确定,届时再专题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政府性债务情况

2018年,市上批准下达我县的政府债务限额为7.35亿元 ,其中:一般债务限额6.98亿元,专项债务限额0.37亿元,截至2018年底,我县政府债务余额为7.08亿元,其中:一般债务6.71亿元,专项债务0.37亿元,政府债务在可控范围内。

三、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一)攻坚克难精征细管,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2018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财政收入增收乏力、减税降费等政策因素影响 ,我们积极应对,始终把组织收入放在突出位置。全县上下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以财源建设为抓手,知难而进、积极作为,既坚持综合治税、依法征收,又主动衔接、争取支持,圆满完成年度收入任务。一是多措并举、精征细管。以强化征管和挖掘潜力为抓手,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掌握税源、税收、税负动态变化,堵塞税收“漏洞”,确保主体税种收入及时足额入库。深入开展欠税、欠费专项清缴,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二是抢抓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优势,简化办税流程,优化税收征管环境,强化税收征管措施,充分利用全县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共享涉税信息,凝聚征管合力。牢牢把握收入主动权,实行税收与非税并举,努力扩大收入盘子,实现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三是目标向上不遗余力抓争取。深入研究省市对县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主动对接民生改善、脱贫攻坚、现代农业、基本财力保障奖励补助等政策;全年争取到位项目389个,到位资金24.2亿元,有效缓解了可用财力不足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上的短板,确保了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二)发挥职能统筹兼顾,“三大攻坚战”稳步推进

一是强化扶贫涉农资金整合,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全力保障脱贫攻坚战。全年统筹安排扶贫资金22314万元,足额落实县级扶贫专项资金1600万元,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其中,投入780万元,为贫困人口办理补充医疗保险、落实参合补助全面支持贫困户医疗保障;为贫困户安装有线电视,丰富贫困人口文化生活;为贫困村互助合作社注资1625万元,支持产业脱贫,为1097名贫困户发放农村公益性岗位补贴,发放产业补助资金651.7万元,带动5375户贫困户依靠产业和就业实现稳步增收;发放兜底保障资金4622万元,132户易地搬迁户和144户危房改造户全部达标入住。各项精准扶贫资金的足额落实,确保了23个贫困村、983户3170名贫困人口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退出。二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格控制债务风险。建立健全全县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制定出台《眉县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建立预警和分级响应机制。有针对性地制定化解措施,制定偿债计划,全力化解风险。全年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单位自筹、争取上级资金等措施偿还政府性债务4744万元。三是全力打好铁腕治霾、蓝天保卫战。投入铁腕治霾专项资金3619万元,落实“煤改气”“煤改电”等农村五改项目,实施环境监督性监测及污染源普查工作;投入356万元,落实园区污水处理和截污管网资金,改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223万元,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支持生态及环境恢复治理。

(三)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民生保障持续加强

一是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压缩行政运行开支,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年民生支出18.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6%。民生财政成效显著,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二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投入1568万元,支持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幼儿园校车运营等项目;落实中小学教育公用经费补助4695万元,发放各类资助金2167万元,资助学生20126人次;安排资金1246万元,完成了8所薄弱学校改造,确保我县顺利通过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核查验收;投入2553万元,建立了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机制;为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对象等困难群众发放各类救助资金6564万元,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落实高龄老人生活补贴,为26381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1986万元,为51823人发放新农保待遇8262万元;安排就业专项资金1678万元,支持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落实“稳就业”政策要求;安排资金3173万元,用于建立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张载广场提升改造、扶眉战役纪念馆维修改造等文化产业发展;实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66个,投入资金1636万元 ,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落实村级经费和村干部补贴1589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三是不断推进“平安眉县”建设。投入2000万元,实施“雪亮工程”,实现了综治视联网平台全覆盖;投入2636万元,提升公共安全支出力度,足额保障辅警人员工资,落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使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四是不断推进军民融合、双拥共建工作。投入188万元,实施民兵应急连及营区正规化建设,开展新兵役前教育训练,激发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广大青年的爱国报国热情。

(四)强基固本支持转型,产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一是以园区基地为核心,推动产业聚集,促进产业转型,做优产业质量。投入资金3525万元,支持猕猴桃物流园区、霸王河经开区、常兴纺织工业园区建设,打造县域工业集中区,加快规模型、科技型、贡献型企业培育。投入资金2869万元,支持滨河新区,汤峪镇、常兴镇两个重点示范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进程。二是创新财政金融投融资机制。认真落实“10+3”方案各项工作,以普惠金融统揽全县金融经济工作,制定了《眉县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实施方案》,与各银行机构走访座谈,积极帮助企业补足信贷短板,实现了县域金融信贷环境的优化提升。2018年,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0.01亿元;及时修订了《眉县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基金管理办法(试行)》,落实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业务110笔,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126件,协调贷款6.7亿元,其中协助陕西齐峰果业有限公司申请市担保公司1200万元,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安排1000万元将太白山及红河谷旅游区原林场职工工资纳入财政保障,减轻旅游区负担,支持旅游区产业发展;安排旅游专项资金1659万元,用于太白山旅游区基础设施和乡村旅游发展支出,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全域旅游综合发展,加速旅游区城镇化步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提升旅游综合收入,增强财政追赶超越后劲。四是积极调研并制定我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财税措施的意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作用,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财政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科学理财深化改革,财政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与财政支出管理相结合。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财政存量资金专项检查,加强对结余结转资金统筹力度、盘活财政沉淀资金,将663万元闲置的存量资金,集中用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另一方面强化支出管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精准分析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查找预算执行进度缓慢的原因,提出改进和加快项目预算执行进度具体措施和办法。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督促财政支出进度,财政结余结转资金规模得到有效控制,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二是将财政预算编制与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相结合。坚持零基预算编制,剔除了对一次性项目和到期项目的预算编制,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考核,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财政专项资金设立、预算资金安排挂钩,把资金使用绩效移至预算编制的前沿,提高了财政资金安排的精准度。三是将财政金融管理与政府性债务管理相结合。充分运用财政金融工具,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2018年县内外金融机构向我县投放信贷资金13.82亿元,有力的支持了企业生产发展,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积极加大对政府性债务管理,新增债券资金6200万元。按照2018年政府债务审计结论,积极组织各债务部门,摸清债务底数,及时更新政府债务管理系统数据,实现了对政府债务的全面控管。

2018年,财政预算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道路艰辛,成绩不易。这是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指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通力合作、砥砺奋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财政运行中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一是财政收入形势严峻,质量不优,税收比重仍然偏低。二是财政收支矛盾尖锐。可用财力有限,重点项目建设、脱贫攻坚、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资金需求量大;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刚性增长较快,资金调度难度和收支平衡压力形势严峻。三是财政管理方面,由于项目实施进度影响,导致财政支出进度缓慢,严重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对此,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准确把握,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完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及工作任务

2019年我县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县委十六届五次全会精神,实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紧围绕加快追赶超越、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收入质量提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财政资金监管,提高绩效管理;为加快建设“四个眉县”,提供有效的财力保障。

一、2019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

(一)一般公共预算情况

根据2019年全县财政收入情况及对今年县域经济发展预测,2019年,我县地方财政收入计划安排38300万元,同比增长6%,预计上级补助收入62968万元,上解支出2022万元,我县可用财力为99246万元(较上年新增财力4582万元)。上年结转支出46万元,2019年我县地方财政支出计划安排99292万元,较上年增长4.5%。支出安排实行零基预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要求,坚持“统筹兼顾、有保有压、优化结构”的原则,保证民生支出,保证县镇机构基本运转,支持“三大攻坚战”、支持重点领域改革和重点项目支出需要。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情况

2019年我县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安排510万元,较上年增长5%;支出计划安排1684万元,其中上年结转支出1174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情况

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3401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预算15972万元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预算18043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27369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预算932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预算18043万元,本年预算结余6646万元。

二、2019年财政工作主要任务

2019年全县财政工作将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县委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正视困难,树立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以强基础、优结构为目标,在组织财政收入上实现高质量突破

一是狠抓财源建设、促进收入增长。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园区建设、项目建设,努力培植新的税收增长点,积极扶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着力壮大主体财源,构建地方主体税收体系。为高质量的财政收入提供可靠地财源支撑。二是以综合治税为抓手,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创新征管手段,提高征管效率,通过加强税源分析预测,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和风险管理,加大纳税评估力度,细化落实堵漏增收措施等,在提高征管质效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应收尽收,确保高质量完成收入目标任务。三是全面抓好政策对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借助国家改革开放40年和支持西部城乡建设、陕西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和加快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利好政策,抢抓眉县承接西安、宝鸡产业转移,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大门和宝鸡副中心城市的东大门这个千载难逢的绝好机遇。深入政策研判,积极谋划、储备、申报一批重大项目,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对上争取,力争获得更多的支持份额。四是大力争取省级债券资金。积极开展省级债券项目申报培训工作,从棚改、土地储备项目着手,力争挤入省级债券资金盘子,弥补我县可用财力不足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上的短板。

(二)以促转型、提质量为目标,在增强工业经济上实现高质量突破

一是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支持砖机、纺织等传统产业的优化转型,促进形成以钛合金航空新材料及钛材企业向终端产品生产转变,引导纺织企业引进新技术、采用新工艺、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二是支持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园区发展质量。优化园区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继续设立2000万元应急转贷基金及20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释放产能。支持经开区发展规划修编,争创“全省十强园区”,加速打造城西工业经济带,增添发展新活力,完善砖机、纺织、猕猴桃三大出口示范基地和互联网科技产业园、齐峰电商物流园功能配套,做强跨境贸易和电商产业发展平台。三是支持撤县设市工作。加大对县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落实棚户区改造、市政设施建设配套资金,推动新旧城区融会贯通,全面保障智慧城市建设,落实城乡公交财政补贴资金,不断支持现代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支持旅游兴县战略,实现工业经济和三产双突破。支持村容村貌整治、绿化美化提升及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支持汽车露营、民宿休闲等旅游业态布局,丰富太白山旅游业态;保障张载祠改造提升、常兴红色军事小镇编制规划,打造人文旅游新亮点;推进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提升县域旅游关联度,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三)以保民生、增福祉为目标,在普惠民生上实现高质量突破

全方位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及会议费等公务支出,集中财力保证涉及民生方面的支出需要,确保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0%以上。一是加大扶贫投入,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力以赴做好财政资金在脱贫攻坚战中后勤补给作用,足额落实扶贫资金投入不少于当年地方财政收入2%、增幅不低于20%的要求,统筹各类资金,做大做实全口径扶贫资金预算。完善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制度,限时办结预算下达分配、按时填报绩效目标,为推广涵盖所有财政资金动态监控做好基础,实现财政资金绩效目标高质量突破。二是加大环保投入,坚决打赢污染防治保卫战。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高质量提升县域生态环境,积极落实铁腕治霾、农村五改专项资金,保障园区污水处理和截污管网资金,支持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林地保护,解决镇村街道绿化美化和景观提升,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土更净。三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提升幸福指数。统筹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支持县文体运动中心、推进城乡教育联盟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高质量提升农村小学、幼儿园基础设施和教职工生活条件;支持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项目建设及中医院整体搬迁,确保横渠、槐芽国家卫生镇高质量创建达标;支持镇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安置退役士兵相关待遇,落实退役士兵职业培训和就业创业政策,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全额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动物防疫检疫资金,高标准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落实好农村养老、廉租房建设、农村道路硬化等方面的财政保障;全力落实“惠民实事”资金保障,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高质量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四)以强绩效、优管理为目标,在财政资金监管上实现高质量突破

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编制预算,从紧控制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落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要求,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坚持“无预算不支出”,集中财力保证民生支出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二是加大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培训力度,积极适应财政部关于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需要,从2019年1月1日起不再执行过去的“两制度一准则”,统一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提高单位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三是积极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制度。建立与县人大常态化预算联网监督机制,将全县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与人大监督同步并行,实现财政部门与人大的实时互联互通,主动接受县人大的监督。四是全面推行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和考核,把提高资金使用绩效贯穿到财政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实现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全覆盖。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与财政专项资金设立、预算资金安排挂钩,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是推行财政资金动态监控管理。在去年实施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的基础上,将所有财政资金纳入动态监控系统,从项目的申报、资金的下达、县级预算分配到资金的使用结果实行全过程监控管理,高质量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六是强化政府性债务管控,优化债务区域结构和项目结构,完善政府债务项目库,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各类隐性债务增量。规范举债行为。严格执行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牢牢守住财政金融风险的底线。

(五)以讲政治、敢担当为目标,在转变作风上实现高质量突破

以习近平总书记“扭住不放”的“钉钉子”的精神切实抓好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为确保完成全年各项财政任务提供根本保障。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进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把“讲政治、敢担当、转作风”贯穿工作全过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障。二是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汲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别墅六次重要批示的深刻教训,狠抓“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提升机关工作效率。扎实落实工作岗位责任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落实不到位,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进行严肃执纪问责,在转变作风上实现高质量突破。三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本着对组织、对人民、对个人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警戒防线,严格按照各项法规政策办事,遵规守纪、讲政治、讲原则、管好钱、用好钱,努力做到纪律严明、勤政廉政,以实际行动履行“为公聚财、为民理财”的职责,努力把财政干部职工打造一支执行有力、运转高效、勤政务实、奋发向上的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完成2019年财政预算和财政工作任务繁重,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积极应对新挑战,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各项改革和工作任务,为争做关中率先发展排头兵而不懈努力!


眉县人民政府网站版权所有:眉县人民政府 主办: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07010879-3号 陕公安网备61032602000121号网站标识码:6103260004

地址:眉县平阳街146号邮编:7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