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工地环境
1.工地有围墙、围挡遮挡并保持整洁、完好、美观、牢固、稳定(主干道围墙围挡高度不低于2.5m,一般路段工地围挡不低于1.8米,底部无空隙)。工地进出口、周边、内部环境整洁,材料堆码整齐,易扬尘物质有覆盖措施。围墙、围挡外侧环境保持整洁,不得堆放物料、机具、垃圾等,墙面不得有污迹,无乱张贴、乱涂画等现象。
2.设置文明施工标语或宣传画,倡导文明施工。拆除建筑物或构筑物时采用隔离、洒水等降尘措施,及时清理废弃物。
3.建筑工地内不得设置旱厕,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做到垃圾容器分类配置、标志规范、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密闭存放、及时清运。
4.待建、拆迁工地应落实管理责任,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杜绝生活垃圾明暴堆放。
二、出入口及道路
1.出口处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并对驶出车辆进行清洗。施工工地出入口处、机动车清洗场站地面平整,无坑洼,周边干净,无污水、泥浆排入城市道路,无占道冲洗车辆、损坏污染道路现象。
2.道路硬化处理,定期清扫、洒水。裸露的场地和堆放的土方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三、噪音控制
1.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施工作业优先使用低噪声施工工艺和设备。施工单位采取减振降噪措施保证场地边界处噪声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四、建筑垃圾处理
1.建立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垃圾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行为,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立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制度,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制定建筑垃圾处置计划,合理安排各类建设工程需要回填的建筑垃圾。
2.建筑垃圾运输工具容貌整洁、标志齐全,车厢、集装箱、车辆底盘、车轮无大块泥沙等附着物,采用机械密闭装置。
五、食堂
1.证照齐全,亮证经营,有食堂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内容包括食品经营许可证(50平方米以上提供食品经营许可证,50平方米以下提供小餐饮经营许可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有效的健康证明、食品进货台账等。
2.从业人员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并进行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工作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戴口罩,不留长指甲、戴首饰。
3.建立食品留样制度,留样设施、品种、数量、时间及留样记录符合相关规定。
4.食堂宜使用电炊具。使用燃气的食堂,燃气罐应单独设置存放间并应加装燃气报警装置,存放间应通风良好并严禁存放其他物品。食堂制作间、锅炉房、可燃材料库房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等应采用单层建筑,应与宿舍和办公用房分别设置,并应按相关规定保持安全距离。临时用房内设置的食堂、库房和会议室应设在首层。
5.有上下水设施,用水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6.内部环境整洁,各种物品定位整齐摆放,地面平整,无垃圾、无积水、无破损。墙壁、门窗天花板表面光洁、无污垢,防霉、易清洁,空调出风口无积尘。
7.有禁烟标识,张贴正确、规范(包括“禁止吸烟”的图形和字样、监督举报电话以及部门落款等)。室内无吸烟现象。有文明餐桌、公勺公筷、光盘行动或制止餐饮浪费等宣传标语或桌牌数量充足。
8.不购进腐烂变质、有毒、有害或超过保质期的食材;能够提供所有食材及原辅料供货商的资质、购物凭证等;食材贮存时保持隔墙、离地、无污染。
9.冷藏冷冻设施要有生熟食标识,生熟食分开储藏;刀具、砧板、容器等公用厨具生熟分开,有明显区分标志;冷荤间不加工生肉,达到“五专”(专室、专人、专工具、专冷藏、专消毒)。
10.冷拼间密闭性好,操作台上方配有紫外线灯管,并有专用冰箱、空调。
11.安装油烟净化设施,设备正常使用;无油烟直排、油泥污染立面现象。
12.环境卫生消毒保洁到位,垃圾桶加盖密闭套袋,垃圾桶内外干净;厨余垃圾规范清运。
六、病媒生物防治
1.建筑工地食堂的病媒生物防治。(1)食堂门口有防蝇帘、纱门、风幕机等,或者旋转门、自动闭合门等防蝇设施。防蝇门帘要求:胶皮门帘应紧贴门框安装,上端高过门框,宽度大于门框10cm,下端离地2cm,两胶片之间须有2-3cm的重叠。风幕机的宽度应略大于门的宽度,风向略向外,与垂直方向构成15度角度,风力可及地。(2)食堂内建议统一加装粘捕式灭蝇灯并定期更换粘蝇纸。(3)凉菜间、中央厨房等专间(直接入口食品场所)密闭且不得有蝇。(4)后厨干净卫生无卫生死角,下水道通畅,无污物、沉渣,排水口有完善的金属防鼠栅(竖篦子)或排水沟有完善的横箅子,缝隙小于1cm,后厨窗户使用金属材质纱窗,无破损。(5)食堂、后厨地漏加盖,无破损,废弃的下水管道口堵塞。排风扇或通风口有金属网,网纱密度≥8目。(6)食堂、后厨与外界相通的孔、洞、缝应封堵(缝隙<6毫米),门窗、天花板无破损;地面、橱柜、冰箱、冰柜、厨具等用具下面和顶部无鼠迹、蟑迹及蚊蝇尸体。(7)木质库房门,后厨、食堂与外界相通的木质后门或侧门,下端用金属包被,高300mm。食品、粮食库房门口有金属挡鼠板,高600mm,门、窗、玻璃无破损。(8)室内垃圾容器须密闭有盖,室内厨余垃圾、排水沟无蝇类孳生。
2.建筑工地外环境病媒生物防治。(1)防蚊蝇和防鼠设施完善,外环境规范设置鼠毒饵站(毒饵站应放置在建筑物侧面、后面,平房过道、围墙沿线、敞开式地下空间入口两侧等相对隐蔽处,沿墙边摆放,两边通透,避开雨水口和低洼处;用水泥或建筑胶固定牢固。毒饵站长度≥30cm,有警戒标识,无鼠药外溢。定期检查、定期维护、做好记录)。(2)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治活动,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病媒生物消杀活动,选用“安全、环保、有效”的防治方法,不得使用国家禁用、无证和私自混配的杀虫剂或杀鼠剂,做到科学、合理用药,无过度用药现象。病媒生物孳生地及时清理。(3)卫生间门口安装防蝇门帘(略宽于门框,离地2厘米),通风口有防蚊蝇纱网,加装灭蝇灯(距地面2米)。日常管理达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即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蚊蝇、无臭味,水通、电通,灯明,等级达到三类以上标准。(4)卫生间规范设置“禁烟标识”(包括“禁止吸烟”的图形和字样、监督举报电话以及部门落款等)。
眉县人民政府网站版权所有:眉县人民政府 主办: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07010879-3号 陕公安网备61032602000121号网站标识码:6103260004
地址:眉县平阳街146号邮编:722300
承办:眉县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