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访谈节目。今天我们邀请的嘉宾是横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鹏辉同志。王镇长您好,欢迎您做客我们的节目。
王镇长:主持人好,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眉县横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鹏辉,非常高兴能够通过县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与广大朋友们进行在线交流。借此机会,我代表眉县横渠镇人民政府和5.2万横渠镇人民,向大家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横渠镇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主持人:在节目正式开始之前,我想请王镇长先给我们介绍一下横渠镇的大致情况。
王镇长:好。 我们横渠镇位于眉县县城以东25公里处,是宝鸡市东大门,南依太白山旅游区,北邻渭水,东与杨凌农科城相连,是北宋教育家、哲学家张载的故里,共和国上将李达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农业特色鲜明。全镇总面积163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65个村民小组,5.2万人,耕地8.29万亩。全镇果业总面积达到6.65万亩,其中猕猴桃5.35万亩,以红提葡萄为主的干鲜杂果1.3万亩,猕猴桃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近两年,横渠镇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振兴示范镇、宝鸡市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宝鸡市农机安全示范镇、宝鸡市农业普查先进集体,“张载大讲堂”荣获宝鸡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018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2.3亿元,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1亿元,争取国家投资925万元。
主持人:王镇长,请您简单介绍一下2018年横渠镇的总体情况。
王镇长:好的。2018年,我镇紧紧围绕“四个横渠”建设目标,以打赢“六场攻坚战”为重点,结合我镇具体实际,带领全镇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奋力攻坚,全镇经济社会事业有了较好的发展。一是建成了豆家堡村千亩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园,李魏村、河滩村、文谢村成功创建为猕猴桃质量安全生产示范村。二是落实包抓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农业发展、商贸流通、旅游开发等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特别是加快实施张载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做好项目前期规划编制和评审、建设选址及环境保障等工作,完成对工商所、国税所、农行拆迁任务,实施了镇区强电弱电落地工程,建成了张载生态停车场。争取国家投资925万元。强力优化发展环境,西法城际铁路、关中环线西延段、鄠眉高速、现代牧业专线进展顺利。三是扎实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全年累计投工8500余人次,动用机械180余台次,清运“六堆”3700余处,新栽苗木10.3万株。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豆家堡村、古城村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打造了横渠村传统文化示范街、古城村孝道文化一条街、豆家堡村孝道文化馆、青化村廉政一条街。同时圆满完成了撤村并村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四是扎实开展秦岭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健全网格化管理制度,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日趋完善。五是深入推进产业脱贫“6+”模式,发放产业扶持资金109万元,发放金融扶贫贷款293.9万元,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人口188人,6个贫困村183户604名贫困人口实现高质量脱贫退出。建成曹梁村、土岭村标准化村级卫生室,为贫困户落实了全科签约医生,全面落实新农合新农保政策。实施“七个一次不用跑”城乡居民参保模式,发放创业贷款32万元,扶持创业人员25人。织密织牢困难群众保障网,全年发放各类民政救助资金409万元。建成新时代群众讲习所17个,大力倡导“六好”文明新风。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雪亮工程”21处。创新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年无不安全事故发生。
主持人:2018年横渠镇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请您谈谈2019年计划是什么?
王镇长:好的。我镇2019年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是聚力产业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升主导产业。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推广标准化生产、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在古城村、文谢村、豆家堡村建成3个千亩猕猴桃示范园,把横渠打造成全国优质猕猴桃生产核心示范区。壮大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五大优质果蔬科技示范基地作用,加快曹梁村、土岭村、红祥村等6个村交易市场、气调冷库等建设进度。鼓励沿山村发展秋菜种植、食用菌栽培和林下种植养殖,支持古城村发展大棚草莓、甜瓜,提升樱桃、葡萄等干鲜杂果品质,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突出项目建设,激发镇域发展活力。全力以赴建项目。按照“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效能”的原则,继续落实领导包抓、定期汇报、督办通报和“五个一”工作机制,加快横渠加油加气站、鑫亿诚彩印厂等9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11.9亿元年度投资任务。启动张载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建设,加快示范区总体规划编制速度,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支持,提前做好示范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锲而不舍抓招商。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招商理念,围绕张载文化、现代牧业、乡村旅游等优势资源,精心谋划,全力推介。加强跟踪服务和督办落实,切实解决协议多、落地少,说的大、投资小,建成早、生产迟等问题。积极开展定向定点招商,切实提高招商成功率,力争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2亿元以上。
紧盯政策争资金。认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文化旅游项目补助等文件政策,重点在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以及交通、水利、环保等领域谋划一批大项目,完善前期工作,强化跟踪对接,争取更多项目挤进中省市计划盘子,全年争取国家资金200万元以上。
三是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把完成脱贫任务作为2019年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严格时间节点和工作标准,夯实责任、细化措施、加快推进,确保年底实现112户28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强化“四支力量”整合和管理,防止“挂帅不出征、挂名不扶贫、包村不入户”的问题,确保脱贫攻坚任务精准落实。强力落实扶贫政策。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精准实施“八个一批”、扶志扶智行动,围绕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开展中短期技能培训。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推动产业、就业和金融扶贫。广泛开展社会扶贫,精准抓实安居、教育、健康和兜底扶贫。深入落实农村基础设施“1+7”方案,全面提升水电路等公共服务水平,确保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建立防范长效机制。加快建立防范返贫长效机制,注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健全农村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移民搬迁点旧宅基地腾退力度,大力完善集中安置点功能配套,确保除兜底保障以外的贫困户全部脱贫退出,并实现稳定持续增收。
四是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股民身份界定、清产核资、股权量化,年内实现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全覆盖。总结推广万家塬村猕猴桃花粉厂等成功做法,盘活村级集体资源、用足用活420万元财政资金,发展壮大西寨村、石马寺村、曹梁村等7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力争年内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达到110万元以上。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抓好田间道路、高效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等工程实施,在石马寺村、红祥村等村硬化道路5.4公里,完成万家塬村、古城村等村供水管网提升工程9000米,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做好西法城际铁路、鄠眉高速、现代牧业专线等项目征地拆迁及环境保障工作。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紧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战役”,以实现“八清一改、八不八保”为目标,扎实开展村容村貌提升、生活垃圾清理、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厕所革命”和农业废弃物利用行动,重点打造文谢村、豆家堡村、古城村、横渠村、李魏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通过示范带动、全域推进,加快提升全镇村庄清洁治理整体水平,确保年底全镇90%的农村生活垃圾、75%以上的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65%以上。
传承发展传统文化。进一步挖掘各村历史文化,加快打造文化示范一条街,努力实现村村全覆盖。充分发挥张载祠、李达故居、宝鸡市家风馆的教育作用,深层次挖掘家风建设的内涵,打造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名片。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教育引导群众勤俭持家、孝老敬亲、互尊互助,弘扬“六好”新风,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留住美丽乡愁。
五是围绕建好眉县“东大门”,不断提升城镇精细化建管水平,力争年内创建成为国家级卫生镇。
提升镇区品质。投资200多万元,完成镇区总体规划,加快镇区门头牌匾更换、墙体涂白、破损路面修复等进度,实施镇区绿化亮化改造提升工程,稳步推进镇容镇貌改造提升。加快“气化横渠”进度,使镇区天然气入户率达到100%,6月底点火成功。在镇区规划建设关学研学基地、中心广场、青少年传统文化体验区,不断完善镇区服务功能。
强化镇区管理。加大镇区综合执法力度,大力整治占道经营、越店经营等顽疾。持续加大镇区南北市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治理力度,扎实推进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停乱放集中整治行动,健全完善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打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美丽环境,努力提升镇区档次和水平。
六是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坚决打好青山、绿水、蓝天、净土保卫战。
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推行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坚持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不放松,稳妥实施农村“双替代”,继续加大扬尘污染管控,全域治理餐饮油烟污染,动态整治“散乱污”企业,多措并举加强秸秆禁烧工作,切实提高治霾成效,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严格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深入落实“河湖长”制要求,抓好河道“清四乱”综合治理。高标准实施关中大地园林化和重点区域绿化提升,推进河堤、道路、村庄立体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努力打造沿河沿路成林成景的生态景观。
加强秦岭环境保护。全面开展秦岭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采取综合手段,同步推进乱搭乱建、乱砍滥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五乱”整治,加大宣传排查力度,强化人防物防技防,严厉打击破坏秦岭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强化镇村二级网格化巡查监管,全力守护好秦岭生态保护线。
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民富、解民困、保民安,努力让群众享有更直接、更实在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积极开展张载文化进校园活动,大力实施德育精品示范工程,积极实施古城小学餐厅、宿舍改造工程,继续做好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整治,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健康眉县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镇村文化阵地建设,发挥好各村文化大舞台作用,年内举办惠民演出10场次以上,持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全面开展农村幸福院星级评定,积极探索社会化运营,加大“幸福院+卫生室”医养结合模式推广,让留守老人、孤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广泛开展用工招聘、职业培训等活动,年内城镇新增就业300人以上。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查清欠力度,抓好拥军优属各项工作。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和居家托养服务,落实失地农民、个体从业人员、农民工参合参保政策,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健全完善各类救助制度,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镇人民。
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平安建设活动,严打违法犯罪行为和非法集资、金融欺骗等经济犯罪行为。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提升网络舆情管控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制度,持续开展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水平,妥善应对洪涝灾害、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创新食品药品常态化监管方式,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主持人: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一期的“在线访谈”节目马上就要结束了,非常感谢王镇长来到直播间与大家交流,同时也感谢广大网民的收看和参与。
王镇长:谢谢主持人,也谢谢广大网民。欢迎大家多给我们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我们将及时改进工作。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眉县人民政府网站版权所有:眉县人民政府 主办: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07010879-3号 陕公安网备61032602000121号网站标识码:6103260004
地址:眉县平阳街146号邮编:722300
承办:眉县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