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我县贫困人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生率,切实增强健康扶贫的精准性、针对性及有效性,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18年底,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上年度提高两个百分点,贫困村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等发病率低于全市平均发病水平,贫困人口签约服务率达到100%,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二、工作任务
(一)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科学知识,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教育观。加大《健康素养66条》知识普及力度,全面开展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为主题的“三减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引导居民“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年内,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不少于12种,开展健康巡讲不少于14次。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持续性、经常性播放健康公益广告每月不少于100次。
(二)实施健康促进行动
倡导健康优先理念,巩固提高我县健康促进县建设水平。继续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巩固健康促进医院、学校、社区、家庭等重点场所的建设,建立基层健康促进工作长效机制。2018年,县人民医院创建健康促进医院,各镇(街)每村新增5户贫困家庭达到健康家庭标准,全县健康医院覆盖率达到30%以上,健康学校和健康单位覆盖率达到30%以上,健康企业和健康社区(村)覆盖率达到10%以上。
(三)实施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行动
按照《陕西省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考核办法(2017版)》,以控制乙肝、结核病、艾滋病、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腮腺炎、布病、梅毒等传染病为重点,努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年内全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发病水平。精确测算贫困人口艾滋病、结核病患者数量和医疗救治费用,充分发挥对艾滋病患者、现症贫困结核病患者财政补助资金的有效使用,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继续开展“84消毒液”进家庭专项活动(3-5月和8-10月各发放1次),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病风险。
(四)实施慢性病地方病综合防治行动
全面提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建设水平,做好2018年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复审工作。建立健全县疾控中心、县级医院和各镇卫生院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加强与教体、食药等部门协作配合,加快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大格局”。加强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量血压、高危人群登记和干预、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慢病患者发现率。推行慢性病精准干预策略,按照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病人群三类,实施差异化干预策略。年内,全县贫困人口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等重点慢性病规范管理率较上年提高。
(五)实施妇幼保健行动
巩固提高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创建成果,深化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示范单位”和“规范单位”创建活动。认真做好孕产妇系统保健免费基本服务项目工作,为孕产妇提供生育全程免费技术服务。做好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工作,加强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早期发展、出生缺陷儿童早期干预治疗等综合防治。深入开展妇女“两癌”筛查、贫困家庭儿童免费健康服务专项活动,全面落实促进学生健康的综合管理措施,有效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短板行动
以省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示范县创建为抓手,以落实家庭医师签约提高履约服务率为突破口,细化家庭医生团队职责,优化签约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模式,切实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真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以贫困人口、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结核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继续实施“购买券”服务管理模式,确保贫困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绩效考核,做到精准服务,提高群众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七)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模式,健全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加大贫困村环境卫生整治和改厕工作力度,以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环境整治为重点,大力开展贫困村卫生创建工作。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持续开展卫生镇、卫生村、卫生先进单位、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年内创建省级卫生村不少于2个,市级卫生村不少于3个,县级卫生村不少于7个。推进减煤、抑尘、治源、禁燃、控车、增绿六项措施,突出抓好建筑工地扬尘、露天烧烤和小企业治理,不断改善空气质量。
(八)实施全民健身普及行动
将全民健身公共设施纳入全县建设规划,合理配置健康功能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公共场所健康元素和设施建设试点,完善和提升街道、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及功能,因地制宜增加健康促进元素。加快槐树林公园、龙源湿地公园、环城公园、西苑广场和各镇街、社区(村)多功能运动场、健身路径等全民健身场所、体育公园建设。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率达到30%以上,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群众开放。强化政府支持引导,充分发挥各类体育协会、养生协会、户外运动、健康旅游等社会组织作用,加强对各类群众性健身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居民参与广泛的健身活动,切实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三、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制定方案(4月中旬),各镇卫生院制定活动实施方案,落实责任。根据健康扶贫摸底调查数据,核实辖区贫困人口中患病对象,分类造册登记,细化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2.第二阶段:组织实施(4月底),各镇卫生院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活动。
3.第三阶段:评估考核(12月中旬),各镇卫生院在自查评估的基础上,完善工作资料,由健康扶贫领导小组对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考核。
四、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因病致贫、返贫发生,减少贫困人口增量的有效途径,各单位要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2. 强化宣传引导。各单位要通过网络媒体、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的良好氛围。
3. 强化督导考核。县局将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全年健康扶贫目标责任考核,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工作推动不力的单位,将严肃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
眉县人民政府网站版权所有:眉县人民政府 主办: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07010879-3号 陕公安网备61032602000121号网站标识码:6103260004
地址:眉县平阳街146号邮编:722300